作為脫貧攻堅主戰場,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貴州通過全省上下的艱苦奮斗,如期完成了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重大歷史任務,取得了巨大歷史成就,但做好鞏固脫貧攻堅工作的任務仍然很重,還需要我們堅持不懈進一步做好做細各方面的工作。在貴州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上,貴陽市民革黨員、貴州省人大代表楊允仙提出了要進一步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的建議。
楊允仙代表指出,通過易地扶貧搬遷,貴州省完成了192萬人挪窮窩、換窮業、斷窮根的大遷徙,經過艱苦努力,“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讓易搬群眾乘上幸福生活快車的“三部曲”成效顯著。但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返鄉勞動力滯留家鄉人員不斷增多,同時創業就業機會又相對缺乏,造成了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銜接中的新困擾。貴州是中國勞務輸出大省,據統計2020年春節期間,貴州省返鄉農村勞動力達251.8萬人,其中跨省返鄉199萬人。面對疫情沖擊,黨委政府研判疫情影響下外出務工形勢,出臺了多項政策,促進農民工返崗就業。但隨著疫情反復,一方面省外用工需求下降,另一方面農民工擔心承受不住外出風險,也越來越害怕外出。農民工就業勞務輸出出現了明顯返鄉滯留問題。
楊允仙代表認為,穩農民工就業是做好易地扶貧搬遷的“后半篇文章”,要緊緊圍繞后續扶持“五個體系”建設,縱深推進“新市民·追夢橋”工程,整合部門資源共創居安、業安、身安、心安的“四安家園”。為此,她建議:為穩定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返鄉農民工就業安居,建立農民工就業調度中心,充分發揮大數據人員動態管理優勢,建設省、市、縣三級域內易搬安置點再就業工作聯動調度機制,在網格員已充分做好統計滯留人員的生活來源、生活壓力和再就業計劃等相關調查的基礎上,建設動態調度用工管理平臺,應急做好易搬安置點返鄉農民工再就業幫扶,并進一步加強建設,扎實、持續做好他們的就業幫扶,做好穩定人心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