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永強(左一)代表社區為譚新華(右二)頒發牌匾。
11月25日,連日陰雨的貴州省貴陽市終于轉晴。這天下午,金獅社區巫峰居委會工作人員蒲永強早早站在馬路邊,等待一位“只聞過其聲,未見過其人”的朋友譚新華。3個月前,民革貴陽市直第三支部主委譚新華自掏腰包,為金獅社區老居民點安裝了120多米長的樓梯扶手,大大改善了居民出行條件,減少了安全隱患?!霸谖倚睦?,已經把他當作‘親人’哩!遺憾的是,幫了那么大忙,我們從來沒見過他,所幸馬上就能見到他了!”蒲永強說。
金獅社區老居民點1983年動工建設,1990年前后,居民們陸續入住,現有居民243戶?!斑@里是原來貴陽盲人五金廠的職工安置點,大部分住戶都是盲、啞等殘障人士?!逼延缽娊榻B。到今年,一些居民已入住超30年,他們年齡普遍較大,再加上行動不便,出行安全也讓大伙兒十分擔心。
3個月前,譚新華來金獅社區看望一位多年未見的老友,發現社區樓梯非常陡,也沒有扶手?!坝幸淮?,一個送煤氣罐的小伙子從這里經過,突然滑倒,煤氣罐都差點甩到樓下,非常危險。年輕人尚且如此,我們老年人上下樓只能更加小心?!弊T新華80多歲的老友聊到這兒仍心有余悸。
“樓梯上夏天長滿苔蘚,冬天則會凍冰,又陡又滑,對這些殘障老人來說,出行更是不便?!边@件事兒就這么被譚新華放在了心里。
回去后,譚新華立馬與社區居委會溝通?!爱敃r了解到,如果由單位出資安裝,相關審批流程會非常繁瑣?!弊T新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老人們每天都要出去買菜,晚一天安裝,就多一天隱患?!?/span>
為了盡快安裝到位,譚新華決定個人出資。他第一時間聯系施工人員現場測量、設計,材料到位后,僅花兩三天時間就完成了安裝。雖然花費近萬元,但看到居民向他豎起大拇指,譚新華由衷高興。
在譚新華看來,這是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并未向身邊人和單位提起過此事。
“后來有一次譚新華到民革貴陽市委會開會,我們擺了個‘龍門陣’,才把這件事套出來?!泵窀镔F陽市委會副主委陳應說。
默默幫扶、背后付出,已成為譚新華多年的習慣。早在10年前,來自重慶的他就曾資助老家留守兒童學校6萬元,向重慶市石柱縣王場小學捐贈200多套課桌椅,為學校軍樂團購買數萬元樂器,修建老年活動書屋……這些事,很少聽到譚新華自己說起。
一貫奉行“多做事,少說話”的譚新華,多次被支部民革黨員批評“身為主委,不重視宣傳”。
譚新華這次回到金獅社區,是應蒲永強多次邀請,接受社區為他頒發牌匾。
“你知道他是做什么工作的嗎?”面對陳應詢問,蒲永強搖了搖頭。即使已經聯絡3個月,但譚新華非常低調,蒲永強仍然不知他的身份。
“他是民革黨員,也是民革貴陽市直屬第三支部主委?!标悜嬖V蒲永強,并簡要介紹了民革。蒲永強說,現在記住了“民革黨員”這個身份。
“今年民革各級組織都在大力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其中‘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是推進中共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的一項重要舉措?!标悜f,“我總在思考,怎樣才能更好地為群眾辦實事,什么樣的人才會為群眾辦實事。我想,譚新華這樣的人就是答案?!?/span>